梁山这百零八位好汉,各自性格鲜明、技艺独特,但众所周知,梁山的真正领袖是谁,是无需多言的。
晁盖逝世后,梁山的掌权者表面上是宋江,起初宋江也坚信自己是梁山的主心骨,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他才恍然大悟,梁山真正的老大从未是他。
众所周知,梁山的第一任领袖正是晁盖。晁盖英勇无敌,当年截取生辰纲的行动离不开他的领导。虽说晁盖为人仗义且武艺高强,但他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——勇猛却缺乏谋略。
展开剩余88%起初聚集在一起的几人中,除了足智多谋的吴用,刘唐和阮氏三兄弟大多头脑简单。有人可能会提到公孙胜,但论策略智慧,吴用无疑更胜一筹。可以说,整个梁山最具心计的正是吴用。
对于截取生辰纲的这件大事,吴用格外重视,并特意为队伍招募了阮家三兄弟。虽然行动最终成功,但几人因此被官府盯上,成了追捕对象。眼见无路可退,吴用凭借巧妙计策,促使七人投奔梁山。
彼时梁山首领王伦性格极为狭隘,容不得异己。吴用因此动了除掉他的念头,但这事不能自己动手,于是林冲成了他的“执行者”。最终,王伦被成功铲除,局势发生巨变。
梁山首领之位随之空缺。吴用等人本想推举林冲担任,但林冲心中无此意,毅然拒绝。在吴用的运作下,晁盖顺利登上首领宝座,梁山也迎来了首次换主。
正如前文所述,晁盖确实有能力,梁山在他手中逐渐强盛,但这离不开吴用的辅佐。梁山的稳定发展伴随着一个新人的崛起,他就是逐渐进入众人视野的宋江。
宋江与晁盖亦师亦友。生辰纲之事,宋江曾伸出援手,但宋江毕竟是朝廷体制内的小官员,难以像晁盖那样上山为寇。然而命运无常,宋江因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。
晁盖向来重义气,得知宋江被发配,心中不安,亲自上门劝他投奔梁山。尽管多次劝说无果,晁盖只得留下银两遗憾离去。但宋江的命运很快迎来转折。
宋江醉酒时写下反诗,险些被处死,幸亏梁山众人及时相救。此刻的宋江无路可走,只能投奔梁山,与晁盖等人为伍。此举不仅改变了宋江的命运,也深刻影响了晁盖的未来。
晁盖对兄弟情谊极为看重,宋江刚上山时,他竟愿意将首领之位让给宋江。虽被宋江婉拒,他仍将梁山第二把交椅让给宋江,以示兄弟之情。
当时梁山的资深人物主要是晁盖、吴用、林冲、公孙胜,如今宋江也加入其中。林冲对这些权力斗争并不关心,公孙胜亦然,因而梁山的实际大权集中在晁盖、吴用和宋江三人手中。
晁盖自宋江入山后逐渐放权,许多权力转到宋江手里。晁盖虽无所多想,但他未曾察觉的是,宋江迅速扩展了自己的势力,这一切直到晁盖去世仍未看清。
晁盖志向不大,只求兄弟们温饱即可,然而吴用心怀远大抱负。虽未仕途通达,吴用仍抱有宏图大志,这也是他积极支持招安的根本原因。
晁盖不求进取,限制了吴用的才能发挥,他只能做个土匪军师。但宋江上山后,吴用看到不同的局面,宋江比晁盖更适合当老大,毕竟宋江有体制内的经历和深厚的心机。
吴用对宋江另眼相看,二人并非简单的上下级关系,更多的是合作伙伴。确定目标后,吴用开始投桃报李,主动示好,宋江也欣然接受。二人很快形成联盟。
不得不说,晁盖的胸襟极大,自己的军师与好友已经结成同盟,而他却浑然不觉。
当晁盖察觉时,梁山几乎已被宋江控制,剩余多是中立者。晁盖为证明自己身份,主动出战,结果在这次战斗中永远地留在了那里。
晁盖逝世后,宋江理所当然地接任首领,正如晁盖当年一样,他的登基也离不开吴用的帮助。可以说,吴用在梁山的发展轨迹中扮演了关键角色。
宋江深知吴用的贡献,后续许多重大决策皆由二人共同制定。卢俊义的加入虽对梁山有影响,但因根基不深,未能撼动宋江的地位。
此时梁山已形成宋江一言堂局面,而宋江的决策均与吴用密切协商。随着梁山日益壮大,朝廷不得不关注,最初派兵清剿,未果后转为招安策略。
招安正合宋江与吴用心意。宋江原为朝廷官员,心存忠义;吴用自幼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熏陶。
虽然梁山中许多兄弟与朝廷血海深仇,抗拒招安,但在吴用劝说与宋江声望影响下,众人逐渐接受这一出路。
遗憾的是,这条招安之路付出了无数兄弟的生命代价。不知宋江与吴用面对战死的兄弟,心中是否有愧疚。朝廷的冷酷和黑暗他们清楚,却始终自欺欺人,最终走向末路也只能自责。
当宋江饮下毒酒,回望一生,追忆梁山岁月、招安经过和最终遭赐毒酒的结局,他猛然意识,许多决策并非出自自己,而是被他人牵引,他只是名义上的首领,真正掌权的老大其实是吴用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怎么个流程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