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补贴刚官宣,涨价先到位,这操作太恶心了。”
国家育儿补贴7月28号才落地,3600块/年还没打到家长卡上,母婴圈的镰刀已经举起来了:奶粉涨、纸尿裤涨、连湿巾都跟着凑热闹。
央视一句“母婴股集体大涨”,直接把某些人暗戳戳的算盘摆上了桌面——感情这补贴不是给娃的,是给资本发红包的?
“钱还没到账,价格先涨,家长直接懵了”
文件落地第七天,超市货架先动手。国产一段奶粉,补贴前288一桶,一夜之间贴新价签338,理由只有四个字:配方升级。家长拿着旧小票去问,店员耸肩:“公司统一调价,跟补贴没关系。”可谁都看得出,时间点卡得太准。
展开剩余68%母婴店更鸡贼。原先纸尿裤第二件半价,现在直接撤掉活动,挂个“补贴专享组合”,一算总价,比原来贵出三十多块。直播间的套路更野,主播边喊“国家发钱啦”边把价格抬高,质疑弹幕刚飘出来就被禁言,速度快得像自动收割。
涨价的不止奶粉和尿裤。辅食、DHA、湿巾、甚至连婴儿洗衣皂都在悄悄调价。有人把四月和八月的购物记录放一起对比:同品牌同规格,总价硬生生多出四百多。官方补贴一年3600,平摊每月300,可光奶粉就涨了150,尿裤涨40,辅食涨20,一进一出,补贴还没到手,家长先倒贴。
更离谱的是海外代购价格纹丝不动。同一罐奶粉,保税区直邮算上运费比国内专柜便宜五十块。网友把截图甩到社交平台:“不是不想支持国货,是国货先把人当韭菜。”
申领流程也添堵。有城市要求先跑社区开生育证明,再跑银行开专项账户,最后回街道登记银行卡号,三趟下来,光排队就耗掉半天。有人吐槽:“领补贴比生孩子还折腾。”
钱不是问题,问题是有人把国家的善意当成提款机——
当补贴变成涨价的借口,到底是鼓励生娃,还是劝退生娃?
发布于:辽宁省股票配资怎么个流程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